消費旺季成泡影 塑料積重難
時間馬上進入十二月份,但是在往年這個季節,塑料企業早已經進入生產旺季,而作為塑料制品的輔料色母料也已經銷路暢通,但是通過了解,作為北方大的色母料供應商北京吉和色母料有限公司,國慶過后,雖然銷售有所回暖,但是與往年同期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總體市場環境是供大于求,同時現金回款率周期延長,塑料制品企業普遍流動資金緊張。
通過了解大部分的塑料原輔料生產企業,普遍反映今年“金九銀十”消費旺季再度成為泡影,下游需求平淡,色母商家態度悲觀,若后期需求沒有有效回升,塑料弱勢格局仍將延續。
上游成本支撐弱化
從全球供需格局來看,今年原油持續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后市看,OPEC產油國原油供給量或緩慢增加,北美頁巖氣產量亦在穩步上升,而中國進口原油數量有下滑趨勢,全球原油供需矛盾加劇,美國庫存水平持續下降在一定程度上緩和這一矛盾,但整體供大于求的現狀依然存在。
原油后期將維持振蕩偏弱格局,而這種弱勢格局的轉變主要依賴于全球經濟復蘇下的經濟刺激。原油后期振蕩下行的“慢熊”格局將延續較長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將完成全球化的新舊能源格局的重新劃分,原油價格重心或進一步下移。
PE供需矛盾依然存在
PE市場供需矛盾依然存在。一方面,9月聚乙烯市場產量小幅增加,且煤制烯烴產能上線,對市場沖擊明顯,下游庫存亦是小幅增加,另一方面,9月檢修裝置較多,10月很多裝置重新開工,且10月底有60萬噸煤制烯烴上線,供給將進一步釋放,同時,目前低價位廠家仍有挺價意愿,整體看,市場供應仍將寬裕,而廠家挺價或限制下行的跌幅和速度。
期現價差拉大
塑料前半年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石化廠家挺價。由于上游原油相對堅挺,在成本支撐下,雖然下游需求不振,但石化廠家限制貨源流通速度,力挺價格,期現價格一度擴大,后期石化廠家挺價與供給增加的博弈程度將是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目前的高貼水背景下,石化廠家仍有一定挺價意愿,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期貨的下行速度。
目前煤制PE的利潤維持在5000元/噸左右,而原油制PE利潤稍有好轉,在1500元/噸左右。如果后期煤制烯烴大量釋放產能,對市場將帶來較大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