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你應該了解的危機----原油風暴已進入中國!
2015你應該了解的危機----原油風暴已進入中國!
伴隨著2014年原油幾個的瘋狂下跌,已經嚴重影響了色母料行業的發展,盡管色母粒使用的原料價格受限于原油價格,但是色母的生產并非僅僅來源于塑料原料的使用,所以原油的持續走低決定了原料價格跟風下調,但是并不能決定塑料色母料相應的調整,雖然成本有所降低,但是遠遠達不到大料的降價幅度。但是目前很多塑料企業將塑料原料和色母料同等看待,就造成了持續的討價還價,給塑料色母料企業,尤其是白色母料的生產企業帶來了很大的困擾,無形之中色母料行業被原油綁架了。
1、2014年石油走勢回顧
布倫特原油價格從年高115美元跌至年底的50美元以下,下跌幅度超過50%,領跌全球各類金融產品。縱觀全年油價走勢,上半年基本維持窄幅震蕩格局,而7月份之后則是單邊大幅下跌。2014年布倫特及WTI價格趨勢為:

(數據來源:WIND,國儲金融研究院)
2014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全球需求放緩和美元走強是原油、鐵礦石、銅等大商品所共同面對的困境。但是在同一時期內,大部分大宗商品的價格跌幅是10-20%,而原油全年跌幅近50%。全球主要金融產品對比:

2014年全年走勢來看,1至6月的價格波動較為平穩,因此,我們認為原油上半年的供需處于供需的平衡狀態。但下半年會出現如此大的跌幅,為何受到市場大幅拋售?
二、暴跌禍起山姆大叔
1、美元指數一家獨大,大宗均成“傷品”
原油作為大宗商品之王,工業的發展必須的血液,雖然影響其價格的因素很多,包括供需基本面、金融屬性和地緣政治等多種因素。原油價格歸因分析:

2014年第二季度起,美國各種經濟數據靚麗,使得美元得到強勁的支撐,美元牛市的步伐使得大宗商品價格受到壓制,美元全年走強的確壓制了大宗商品的價格。布倫特原油、美元指數與黃金日線收盤價對比:

銀等其它商品并未與原油有相似走勢,今年年初雖然有烏克蘭克里米亞的地區沖突,但全球地緣政治事件整體緩和,金融市場也未有重大事件,說明兩者對油價影響并不是充分因素,美元走強僅能解釋原油下跌的10-20%。
2、美國原油產量暴增導致價格暴跌
2014年油價下半年出現如此大幅的下跌,供給劇增及消費疲軟是為關鍵的驅動因素。
美國可謂是罪魁禍首,為原油下跌推波助瀾,近年來其原油供應狀況為:

歸根到底,原油供大于求根本的原因還在于頁巖氣革命令美國原油產量大幅增加。2014年美國原油產量更是持續增加,年度產量數據為:

(來源:EIA)
此前幾年,由于利比亞戰爭以及伊拉克產能尚處在恢復過程中,頁巖油對于全球原油市場的影響并未體現。不過,7月初利比亞政府恢復原油出口后,該國原油產量迅速從7月初的20多萬桶/日激增至9月末的90萬桶/日,使得供求平衡徹底打破。利比亞原油供應與原油走勢:

3、需求疲軟導致供需平衡加劇惡化
面對原油供應過剩,需求也相當的疲軟,2014年三大機構對石油需求估算:

從目前全球的需求狀況來看,原油的需求量并未明顯增加,供需對比為:

2014年11月數據顯示,歐佩克比6月增加約30萬桶/日,美國增加50萬/日,合計共80萬桶/日。參考了三大原油組織對于2014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長預期的變化,粗略估算目前全球原油供給過剩規模約150萬桶/日。
4、產油國相互博弈的惡果盡現
除了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產油國之間相互博弈的惡果也逐漸顯示。頁巖油的繁榮以及拉美等新興產油國家的興起,使得OPEC 原油生產占全球市場的比例受到威脅。面臨著原油市場話語權的削弱,OPEC 國家在11月份的決議中一致通過“不減產”的決定,繼續保持原油的高供給,壓低原油價格。2014年OPEC產量為:

這樣一來,OPEC一是可以爭奪現有市場份額,二是可以打擊頁巖油生產商,壓迫其破產;三是率先擊垮生產成本較高的原油生產國家,從而重新奪回市場定價權。
由目前的生產數據來看, OPEC 大部分國家的原油生產成本大約在40 美元/桶以下,而沙特的成本更是低達20 美元。與OPEC 這些低成本產油國相對的,是墨西哥、巴西、俄羅斯、美國等高成本的產油國,在當前40美元每桶的油價下,無一例外將承受巨大的虧損。沙特方面,屢次發表不減產的聲明所釋放的信號強烈,其通過石油價格戰爭來打擊對手的目的昭然若揭。

三、 油價沉淪 誰受傷?
1、莫斯科的冬天并不寒冷
油價暴跌和歐美經濟制裁雙重打壓下,盧布遭遇強寒冬,兌美元匯率一度飆升至80以上。市場開始擔憂俄羅斯經濟出現嚴重問題,進而引發全球地緣政治危機。不過油價在持續下跌近半年之后,俄羅斯經濟狀況仍然安穩。截至2014年12月俄羅斯目前的黃金及外匯儲備接近4000億美元,而每月進口的金額不足300億美元。由此來看,其外匯儲備也足以應付國內一年的進口需求。短期內油價下跌實際對俄羅斯經濟的負面影響程度并不像市場想象得那么劇烈。

今年俄羅斯盧布同樣大幅貶值,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俄羅斯政府的財政壓力。美元兌盧布走勢為:

如果將國際油價轉換為盧布計價,從年初至今,油價不但沒跌反而出現了一定上漲,這有效緩解外匯收入減少的壓力。而俄羅斯政府大多數的財政開支大都以盧布計價,并且國內支出成本上漲要滯后于盧布貶值,所以短期俄羅斯政府的支付能力主要取決的是以盧布收入,而非美元收入,盧布貶值反而增強了俄政府的支付能力。
四、暴跌之后,何去何從?
1、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原油作為全球工業血液,短期內很難有其他替代品。其需求仍然是取決于經濟狀況。縱觀15年全球經濟格局,整體GDP預計略高于14年。其中,美國仍將在其中扮演全球經濟引擎角色。制造業將繼續持續增長,從近幾年的PMI數據來看, 2015年美國大概率將延續強勁復蘇步伐。美國PMI狀況:

有理由相信美國經濟的復蘇將帶動大宗商品的需求,特別是原油的需求將會增加。另外,歐洲的貨幣寬松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推動將會逐漸顯示,這將帶動歐元區在2015年出現弱復蘇。另外中國的經濟增速仍將面臨下滑,但政府調控可以保證經濟放緩有序可控,不至于出現系統性風險。總體而言,2015年全球經濟或出現一定改善,將溫和推動原油需求增長,預計2015年全球新增原油需求增加110萬桶/日。
2、頁巖氣產業大洗盤
由于正是頁巖氣革命導致了今年原油供應量劇增,但頁巖油是目前主要原油品種中成本高的。OPEC堅持維持當前產量,可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目的是迫使頁巖油退出市場。目前的油價事實上已低于大多數頁巖油企業的全周期成本。包含從開采許可——油田勘探——購臵設備——鉆井——固井——完井——采集——運輸,以及人員薪酬、資金成本在內的全部支出,但尚處于半周期成本(打完油井后的日常經營維護費用,含資金成本)之上,這就使得目前已開采的油井還將繼續產油。但油價進一步下跌至半周期成本之下,頁巖油企業就很可能會出現被迫停產,這會使得原油的供應量有所放緩。美國頁巖油企業成本與儲量:

根據DrillingInfo的數據顯示,美國12大頁巖區10月的新井開采許可減少了15%,這是2014年年初以來新井開采許可首次出現如此顯著的降幅。新井開采許可的減少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低油價對頁巖油投資的抑制。而隨著近半年來油價繼續大幅下跌,德州的新井開采許可數更是減少過半。而一般情況下,新井開采許可減少2至4個月后,原油井口數也將開始減少。根據Baker Hughes公布的新數據,12月29日當周美國國內鉆機數量減少了35臺,為2012年12月以來的單周大降幅,這表明美國原油新井開采可能已進入下降周期。 從歷史數據來看,新增原油井口數大約領先美國原油產量增速4~6個月,供大于求的格局將在上半年持續,油價也因此而繼續下探。不過,可以預計原油產量增速的拐點大概率將發生在2015年第二季度。
3、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策略難以為繼
雖然OPEC 主要產油國家的生產成本較低,但除了沙特以外,大部分仍然保持在了40 美元每桶的平均水平左右。但OPEC 國家的財政和貿易嚴重依賴石油出口,原油價格下降,對國內的財政收入和貿易平衡將帶來不小的沖擊。在當前油價下,只有少數國家可以保持財政收支和貿易收支的平衡,俄羅斯、伊拉克等國家將面臨財政收入大幅縮減,貿易收支逆差嚴重的影響,而即便是生產成本只要20 美元的沙特,也只有在80 美元的情況下才能保證財政收支平衡。因此,原油價格只有維持在60-80 左右的區間,才能滿足大部分原油國家的財政需求。低油價時代的博弈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長此以往,海灣國家也難以長久的支撐低油價。部分產油國油價與財政和貿易收支平衡點:

(EIA)
5、2015年原油展望
2015年可能造成油價波動的因素還有很多,我們認為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將是OPEC會議。 下一次OPEC會議將于2015年6月5日舉行,屆時OPEC存在一定減產的可能。目前OPEC不會主動減產,主要是由于受制囚徒困境,減產意味著自身將承受損失。但是,如果美國頁巖油產量已經減少,或者產量增速出現放緩,那么OPEC減產將更符合其經濟利益。而2015年下半年美國原油產量很可能出現放緩的狀況,這就為OPEC減產提供了一個減產的臺階。況且,目前OPEC一攬子油價已低于所有OPEC國家2015年財政預算的盈虧平衡線,包括伊朗、阿爾及利亞在內的多個OPEC國家都表達了減產的意愿。如果到6月初,油價仍維持在一個較低水平, OPEC順勢減產以推升油價的概率頗高。
另外,從日本,歐洲和中國的經濟狀況及目前央行的貨幣措施來看,2015年“維穩”仍然是主基調,可以預期整體經濟逐漸平衡的狀況下,原油的需求將有一定量的增加,一旦原油供應減少,油價至少會產生較長時間和較大幅度的反彈。布倫特原油重回到65到70美元的價格將是大概率事件。
三、現貨油2015年預測
對數收益率rt的時間序列圖:

對數收益率的柱形統計圖:

由圖可知,布倫特原油對數收益率均值(Mean)為-0.002516,標準差(Std. Dev.)為0.014990,偏度(Skewness)為-0.302712,小于0,說明序列分布有長尾的左拖尾。峰度(Kurtosis)為6.917449,高于正態分布的峰度值3,說明收益率序列具有尖峰和厚尾的特征。Jarque—Bere統計量為176.7706,P值為0.0000,拒絕該對數收益率序列服從正態分布的假設。
考察序列的平穩性,ADF檢驗結果圖如下:

T統計量值(T-Statistic)-18.28757,對應P值接近0,表明序列r平穩。
序列自相關和偏自相關檢驗

序列自相關和偏相關系數均落入兩倍的估計標準差內且Q—統計量的對應P均大于置信度0.05,估序列在5%的顯著性水平不存在顯著的相關。
選擇模型:均值化r序列得到w序列:

建立對殘差的平方相關圖檢驗:

如圖所示:序列存在自相關所有,推論結果成立。
確立模型預測為GARCH類模型,模擬模型參數:

檢驗通過T檢驗,結合殘差服從t分布:
模擬數據結果導入值EXCEL生成K線圖:

備注:
1) 異方差的存在,石油收益率油尖鋒厚尾和聚集現象,不服從正態分布。潛在風險對收益率的影響不顯著。
2) 石油期貨收益率存在杠桿性。投資者對該指數收益率下跌的反映旺旺高于相同程度收益率上漲的反映,即收益率的下跌對市場影響更大。
3)文章信息來源國儲匯金金融研究院